18028748540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哪些因素会影响氧弹老化试验机的测试结果?

哪些因素会影响氧弹老化试验机的测试结果?

更新时间:2025-09-17  |  点击率:40
氧弹老化试验机的测试结果(即材料老化后的性能衰减程度)受多环节因素影响,涵盖试样准备、设备参数、试验环境、操作规范性等多个维度。这些因素若未得到有效控制,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,甚至失去可比性。以下是核心影响因素及具体分析:

一、试样相关因素:决定测试的 “基础一致性"

试样是测试的核心对象,其初始状态和制备过程直接影响老化前后的性能对比准确性。


  1. 试样制备规范性

    • 尺寸与形状:若试样尺寸(如厚度、长度)不符合标准(如 GB/T 3512 要求橡胶试片为 “2mm±0.2mm 厚、100mm±5mm 长"),会导致受热面积、氧气接触面积不一致。例如,过厚的试样内部氧化不充分,过薄则易快速降解,均会偏离真实老化规律。

    • 表面状态:试样表面若有划痕、油污、杂质(如制备时残留的脱模剂),会成为局部氧化的 “加速点",导致老化不均匀(表面劣化速度远快于内部)。

  2. 试样预处理条件

    • 高分子材料(如橡胶、塑料)在加工后可能残留内应力,若未按标准进行预处理(通常需在 “23℃±2℃、50% RH±5%" 环境中放置 24-48 小时),内应力释放过程会与氧化老化叠加,导致性能变化(如硬度、拉伸强度)并非单纯由氧老化引起。

  3. 试样一致性

    • 同一批次试样若存在配方差异(如抗氧剂含量波动)、硫化 / 成型工艺不均(如橡胶硫化时间不足),即使在相同老化条件下,也会出现性能衰减差异,导致测试结果离散度大。

二、设备核心参数:决定测试的 “环境精准度"

氧弹老化试验的核心是模拟 “高温 + 高压富氧" 环境,设备各系统的参数稳定性直接决定老化环境的真实性。


  1. 氧弹系统的密封性与材质

    • 密封性:氧弹(高压容器)若存在微小泄漏(如密封垫老化、接口松动),会导致内部氧气压力缓慢下降,氧气浓度降低,氧化反应速率减弱,最终使材料老化程度偏轻(如拉伸强度保留率偏高)。

    • 材质特性:氧弹内壁若采用普通碳钢(而非 316L 不锈钢、哈氏合金等耐腐蚀材质),高温高压氧气可能导致内壁氧化生锈,铁锈会作为 “催化剂" 加速材料降解;若材质本身释放小分子物质(如金属离子),还可能与试样发生化学反应,干扰老化过程。

  2. 压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

    • 压力设定精度:不同标准对氧气压力要求不同(如 GB/T 3512 中橡胶氧弹老化常用 1.0MPa,而某些航空标准要求 2.0MPa),若压力传感器校准失效,实际压力与设定值偏差超过 ±0.05MPa(如设定 1.0MPa,实际仅 0.9MPa),会显著降低氧化速率(氧气分压直接影响反应动力学)。

    • 压力波动范围:试验过程中若压力波动过大(如因充气阀失控导致压力在 0.9-1.1MPa 间波动),会使材料处于 “不稳定氧化环境",局部老化程度不均,导致测试结果重复性差。

    • 充气速度:充气过快会导致氧弹内局部气流扰动,可能使试样表面暂时缺氧;充气过慢则会延长 “非标准压力" 的持续时间,均会影响初始老化阶段的反应一致性。

  3. 温度控制系统的均匀性与精度

    • 温度控制精度:标准要求温度波动≤±1℃(设备需≤±0.5℃),若温控仪表失准,实际温度比设定值高 5℃(如设定 100℃,实际 105℃),会大幅加速材料氧化降解(温度每升高 10℃,氧化反应速率约提高 1-2 倍),导致性能衰减过度。

    • 氧弹内温度均匀性:若加热装置(如加热套)分布不均,氧弹内存在局部温差(如顶部 100℃、底部 95℃),会使不同位置的试样老化程度差异大(靠近加热端的试样降解更快)。

    • 升温速率:部分标准要求 “匀速升温至设定温度"(如 5℃/min),若升温过快(如 20℃/min),会导致试样表面瞬间高温降解,而内部尚未达到设定温度,形成 “内外老化不同步"。

  4. 计时系统的准确性

    • 老化时间是核心变量(如标准要求 72h、168h),若计时器偏差(如实际计时 70h 却显示 72h),会导致材料老化时间不足,性能衰减偏轻,直接影响结果判定(如误判材料耐老化等级达标)。

三、试验环境与介质因素:影响 “老化氛围纯度"

  1. 氧气纯度与杂质

    • 水分会加速极性材料(如聚氨酯)的水解反应,与氧化反应叠加,加剧性能劣化;

    • 二氧化碳可能与材料中的添加剂(如胺类抗氧剂)反应,降低抗氧效果;

    • 油污会作为 “增塑剂" 渗透到材料内部,改变其力学性能(如硬度下降),干扰老化后性能测试的准确性。

    • 标准要求氧气纯度≥99.5%,若氧气中含有水分(露点>-40℃)、二氧化碳、油污等杂质:

  2. 实验室环境温湿度

    • 实验室温度过高(如夏季 35℃)或过低(冬季 5℃),会通过氧弹外壳传导影响内部温度稳定性(尤其是设备保温性能较差时),导致实际老化温度偏离设定值。

    • 实验室湿度超标(如 RH>70%),会使氧弹密封垫(如丁腈橡胶垫)吸潮膨胀,影响密封性;同时,试样老化后取出时若快速吸潮,会导致重量、硬度等测试结果偏差。

  3. 实验室气流扰动

    • 若氧弹老化试验机靠近空调出风口、门窗(有气流直吹),会导致设备外壳散热不均,间接影响氧弹内温度均匀性,尤其对小容积氧弹(如 100mL)影响更明显。

四、操作规范性因素:避免 “人为引入误差"

  1. 试样安装方式

    • 紧贴内壁的试样受 “壁面效应" 影响,局部温度偏高(内壁直接接触加热套);

    • 重叠的试样相互遮挡,氧气无法充分接触接触面,导致局部氧化不足。

    • 试样在氧弹内若安装不当(如紧贴氧弹内壁、相互重叠),会导致:

    • 标准要求试样应 “悬空固定",与氧弹内壁、其他试样保持≥5mm 距离,确保氧气均匀环绕。

  2. 氧弹清洁度

    • 作为 “催化剂" 加速新试样的氧化反应;

    • 与新试样发生化学反应(如残留的酸性老化产物腐蚀碱性材料),导致测试结果失真。

    • 前次试验后若未清洁氧弹(残留试样碎屑、老化产物),这些残留物可能:

    • 标准要求每次试验后用去离子水清洗氧弹,晾干后再进行下一次测试。

  3. 压力与温度的设定与监控

    • 操作人员若未在试验前校准压力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(如长期未校准导致偏差),会导致设定值与实际值不符。

    • 试验过程中若未定期监控参数(如每 24h 记录压力、温度),无法及时发现异常(如缓慢漏气导致压力下降),最终导致整个批次测试失效。

  4. 老化后试样的处理与测试

    • 试样老化结束后,若未按标准要求冷却(如在 “23℃±2℃、50% RH±5%" 环境中冷却 2h 以上),直接进行力学性能测试(如拉伸、硬度),会因 “热胀冷缩"“内应力未释放" 导致测试结果偏差(如高温状态下拉伸强度偏低)。

    • 试样老化后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(如放置超过 24h),会在空气中继续缓慢老化,导致性能进一步衰减,偏离 “氧弹内加速老化" 的真实结果。

五、标准执行一致性因素:确保 “测试条件统一"

  1. 标准选择与参数匹配

    • 不同标准对试验参数要求不同(如 GB/T 3512 要求橡胶氧弹老化温度为 70℃、压力 1.0MPa;而 ASTM D573 对某些橡胶要求温度 100℃、压力 0.5MPa),若混淆标准(如按 GB 参数却执行 ASTM 判定标准),会导致测试结果与实际应用场景脱节。

  2. 性能测试方法的一致性

    • 老化前后的性能测试(如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)需采用相同标准方法、相同设备(如同一台拉力试验机)、相同测试环境,否则会引入 “方法误差"。例如,老化前用 “A 型硬度计" 测试,老化后用 “D 型硬度计" 测试,无法直接对比硬度变化。

总结:如何控制这些因素以确保结果准确?

为减少上述因素的影响,需遵循 “全流程管控" 原则:


  1. 试样环节:严格按标准制备试样,进行预处理,确保批次一致性。

  2. 设备环节:定期(如每季度)校准压力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、计时器;每次试验前检查氧弹密封性、清洁度。

  3. 环境环节:将设备放置在恒温恒湿(23℃±2℃、RH 50%±5%)、无气流扰动的实验室,远离热源、水源。

  4. 操作环节: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,严格遵循标准流程(安装、参数设定、监控、后处理),做好试验记录。


只有控制好这些因素,才能确保氧弹老化试验结果的准确性、重复性和可比性,为材料耐老化性能评估提供可靠依据。


扫码联系我们

服务热线

15018538692

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沙江路162号佳裕产业园1栋9楼

913995312@qq.com

Copyright © 2025深圳市奥德赛创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3086123号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录    sitemap.xml